晨鸟科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喻世明言] 大学是间坏公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2:3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大学经历了市场化(如取消毕业分配和实行收费制)、国际化(如“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大规模合并)、产业化(如疯狂扩招和建大学城)三大高潮。它变得像混合了政府和企业功能的奇怪公司:是公共服务,却由家长们高额支出;是产业经营,却背负了2500亿元债务;出售产品,却没有售后服务;是投资,却不保证你的回报。
+ ]2 k. c$ i# F# v( _1 E2 A9 x" [; E

+ P, H2 J  x9 r, ~/ p# M" U& B
4 ^& Y8 T& T2 o5 w7 Y& B( M这间公司是怎么做市场的
# a6 Y! y. L# G/ U. p
& A3 O/ s9 |+ G: D( Q4 { ) i& l3 G6 O" y  h; V' C

6 g, [9 O4 L' u0 p$ B1 {一个高三学生如果有幸连续看过这十多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手册,一定会晕掉。十多年来风水轮流转,各种热门专业层出不穷,如果大学是公司,那它们就是深圳华强北那些山寨手机厂商,iPhone流行时就做HiPhone,什么流行就一窝蜂仿它、山寨它、做滥它。) E- c: [' S+ c8 F

. C# g( }7 K% \
8 \3 ]( Z; ^) i* P! a9 M1 H; w
( x3 X2 l2 P, L8 ?7 S# `% e早些年流行经济类专业,各个大学学院纷纷开设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金融学、应用经济学等等,后来又流行法学,人人都想着进公检法,过“律考”;接下来是工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市场与营销等市场管理专业,没几年风头又转到了IT行业,于是计算机类学科汗牛充栋;然后是影视、艺术、表演、播音与主持类专业挤破了头,连工科院校都敢设影视学院,最后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艺术品投资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物业管理、动漫设计等面向新时代的专业热得烫手。+ R8 [$ G# O8 D% s0 n: I

6 x6 S3 m; G; ?( w
( E4 W" e& l  y# i  O0 Z' X8 E5 P5 K: z
十多年的大学专业热潮,每一次大学里的专业热潮之后都预示社会上这个行业的烂掉。因为是山寨公司,它们看重的是“快速反应能力”,谁能短平快地抓住热点,大量吃进原料囤积,迅速做出仿版,就算战略上的成功。
1 q3 Q$ q8 ~1 ~, N7 n) \6 l. b$ R( E
7 Q6 ^# S- S+ X6 i1 r0 ~- o: W3 d# s

7 C) {& s5 S5 G$ s  Q) P这间公司是怎么做运营的( B5 `  S; Q7 V' z! l* O

% x) Q& S/ J0 D9 K 5 I& G  ?' |) s' Q! }, r+ J* I

4 M* p, `5 U0 I! k! b现在的大学流行开分公司,所有大学都到一个地方去开子公司,称作大学城。整合资源、辐射效应、集约模式、融资管理、引领发展、促进转型,这些在大学城建设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就如同商业教科书。
; P- O4 }$ k- l7 m% m/ ]( M( ^7 J3 v8 D) `$ ~) Y  e
+ E7 `0 {8 S# E* @/ m5 L
7 ^. @9 V. G. C1 t
有知名大学的生意好做,没有知名大学的城市也有新招,便由政府出面撮合当地二三流学校与外地知名大学联办分校。对于当地来说,可算得上是招商引资,对于外地大学则算是拓展业务。负责一点的,隔三差五有本校教师飞行执教,算是连锁经营,不好的则是自生自灭,留个招牌而已,只能算是授权加盟。
. F! u) Y6 |/ E' e8 t0 C
+ b0 ~# S/ e' s( I " ~  M  C2 v6 m: w. @
: R: ?  M9 J! Z3 R( c
有分自然有合,院校合并算是我国教育界的一项盛事,学院合并升格为大学,专业性大学合并升格为综合大学,理工大学有人文学院,科技大学有影视学院,更不用说如今几乎每所大学都有医学院。合并风潮据说是为了集中师资力量、加强学科水平,为合出几所世界级大学而努力。最高目标自然是全国合为一所大学,如此一来,世界大学排名榜必然会有一所仰之弥高的中国大学。再不济,学生人数也是世界前列。
9 Y' q) f, h2 _2 s
* P1 n) K6 ?* x+ U- w2 G # E2 x, S( n2 }' s$ z1 }
2 z9 w$ k2 w4 m# B
这间公司的收入与支出4 p6 R0 j) Y1 C8 \0 G0 Y

! D2 S7 s- ?* p2 D
. q7 Z9 b7 v& ~  a0 \# w, @' X" D; w) [- H# |) y
曾有媒体报道,我国高校负债实际的数字可能在4000亿到5000亿元之间。这真是任何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噩梦,但好在大学这间公司,有着不同凡响的翻身策略:扩招负债,卖地偿还。
( f/ m0 F9 M9 x) |. s0 y- U
4 H8 A, M6 |+ L0 {
5 J5 J9 y0 B( j, b& U, a5 d& ~; m7 A
8 F& V2 f' Y# Z2 s/ x0 n0 D  W大学不印钞票,学生们的钞票却是源源不断地流进来。教育体制改革中的诸多口号中,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执行得最有力的,这直接就意味着学费连年上涨,扩招年年实行。大学这间公司的生产方式本来就特殊,先收钱,后办事,赢得口碑继而趋之若鹜。
/ g; K" K0 U- b& w. n# t3 J: z3 }3 v3 |* k; J3 u

" A8 {) @' e# ^- [, b5 [/ j
4 N& c$ c, Y4 Y% u) b6 C% k9 a! `大学这间公司美妙的地方是,它的收入既来自政府拨款,又来自学费等自创营收,它的产出既算是公共服务,又算是商品。这样哭穷、赖债时两头都有道理,排列组合一下有不少选择可用。既有校长呼吁增加拨款,又有校长抱怨学费太低,硬件不够时怨钱少,就业率低时怪社会,负债时它说自己是公共服务,收钱时它又成了产业经营。
7 F' A- D  t( }/ V2 A6 Z% O  W& l2 N6 o

! O5 V( y# v- |1 e3 l
& r& N% _! u" ]: t  k. y7 n最美妙的还在于,它永远不用对资产负债表负责,永远不用对股东负责,永远不用对产品质量负责,永远不用对客户负责。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们,以纳税人的身份已经为这间公共服务公司缴过税,再为子女人学向这间经营性公司交一次费,然后毕业就业再由自己解决,最后它负债还要所有人一起承担。即使这样,我们也永远看不到它的账单。一名学生,自入学到毕业,从原材料到成品,从产品继而变为员工,经历过这间公司完整的生产线。你以学费为投资,试图换取一个未来,终于——恭喜你,你毕业了。9 e" T6 B1 n9 H

: @! f$ L4 g: N9 P( v8 }, c
4 r7 \# W4 h. U0 P% ?+ {$ G5 ?: q2 n( y( ^4 t& p: j/ {
(摘自《新周刊》2010年第12期)7 k4 ^% }8 u9 y$ V6 n& ?8 V: N  \& u

7 p* ^; i, V!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晨鸟科技 ( 沪ICP备09012675号 )

GMT+8, 2025-10-29 04:58 , Processed in 6.06761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