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鸟科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者的道德责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5:5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章建敏

在复杂的社会分工体系中,学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们是精神文化生产和传播的主体,从事着教育人、引导人和启发人的工作。学者的这种社会角色和职业特点要求他们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当履行相应的道德责任。

长期以来,社会对学者的道德责任都寄予很高的价值期待,学者自身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担当着道德责任。在当今时代,知识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成为一种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学者的社会作用更加凸现,学者以知识和美德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特别是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决策活动,他们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价值目标和运行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工具理性日益膨胀,价值理性日益委顿,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物质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价值观念广泛流行,各种形式的价值冲突日益增多。文化的商业化、市场化、娱乐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这无形中冲淡了文化的理想性、超越性和批判性的精神品质。而且,在网络化时代,思想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术对社会影响的范围和效率都空前增大,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往往也给各种逃避社会责任的观念和行为提供了空间。面对这样的文化境遇,迫切需要发挥广大学者的道德表率作用,促进广大学者时刻从道德责任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于知识和信息的创造和传播保持科学谨慎的态度,对各种虚假、丑恶的文化价值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不断创造出反映时代要求、体现真理和价值相统一的学术成果,用先进的文化精神引领时代潮流。

学者的思想和行为应当与其身份角色相统一,应当担负起相应的道德责任,成为追求真、善、美的时代典范。但是,从现实来看,学者的道德责任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少数学者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偏差,他们的行为方式出现了扭曲。时下,一些学者的道德责任缺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一些学者做学术的目的不在于学术本身,而在于以此为凭借获得权力和地位;一些学者的学术目的不在于知识创造,而在于以此为凭借而捞取更多的利益和名望。在权力、地位和利益的影响下,真理的追求和道义的价值日益被淡化。于是,各种形式的学术剽窃、学术造假事件不断出现,学者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不良现象也屡见不鲜。同时,这类问题不仅发生的性质越来越严重,而且发生者的身份地位也越来越高。学者缺乏道德责任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它不仅影响了知识创造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影响了社会对学术价值的景仰和尊重,降低了人们对学者的崇敬之情,引发人们对学者公信力的怀疑和否定,使人们丧失了对真理的信念和对道德的敬畏,进而动摇了人们对追求真理、捍卫真理的热情和勇气。它不仅贬损了学者自身的人格形象,影响学者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且对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误导,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当前,加强学者的道德责任建设具有紧迫性。在实践中,我们要立足于时代发展实践对学者道德责任提出的新要求,针对学者道德责任所面临的真实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学者在传播文明、资政育人方面切实担当起责任和使命。

增强学者的道德责任意识。道德责任意识是主体对道德责任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综合体,良好的道德责任意识是学者自觉地担当起道德责任的内在精神基础。增强道德责任意识,有利于促进学者对道德责任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坚定信念,从而自觉地在内心深处对学者应当担负什么样的道德责任有科学的认识,对担负道德责任的客观必然性有深刻的理解,对担负道德责任的方法和途径有清晰的把握。可以说,培育学者的道德责任意识成为加强学者道德责任建设的逻辑起点。在实践中,我们既要发挥学者自身增强道德责任意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切实发挥好各种大众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教化功能,不断促进学者树立正确的学术观、事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更加自觉地坚守学者的职业道德,在学术活动中主动履行好道德责任。

优化学者的学术制度环境。学术制度环境直接关系着学者学术活动的方式和方向,它对学者的学术行为发挥着刚性的约束力量。学术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往往需要长期的艰辛探索,学者自身的成长成材也有一个过程,这些都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科研成果的数量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学者的研究水平,也不能简单地用学术成果发表刊物的档次来衡量和评价一项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目前,现行的各种与学者相关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这直接影响着学术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一些学者为了适应这种学术制度环境,他们往往不得不采取急功近利的方式,甚至会采取非正常的手段来完成自己的学术任务,巩固自己的学术地位。因此,优化学者的学术制度环境成为促进学者提升道德素质的必要环节。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学术制度体系,完善诸如课题申报、职称评定、导师资格确认、学术成果评价等方面的制度,不断用科学化、公正化、人性化的学术制度支撑学者的学术信念,促进他们履行好学者的道德责任。

加大对学者道德缺失行为的责任追究。对学术不端行为必须进行相应的道德问责,这是促进学者规范学术行为的重要手段。对于那些情节比较严重的行为,不仅要进行道德责任追究,而且要进行法律责任追究。通过责任追究,做到惩前毖后,使学者不敢也不愿违背学术道德。为了成功地开展好道德责任追究活动,一方面要成立学术道德责任审查和追究的相关组织和机构,诸如建立学术伦理委员会,发挥各种专业学会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确立学术道德责任追究的制度化体系和运行机制,使责任追究具有客观的标准、依据和程序。同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既要进行学术内部的道德责任监督和追究,又要发挥广大社会公民对学者缺乏道德责任行为的道德谴责。在实践中,加强对学者道德责任缺失行为的追究,这将有效地促进学者将道德责任的外在客观规定性转化为内在的主体自觉性,转化为一种精神品格,从而养成一种主动承担道德责任的行为习惯。

提高学者的物质生活待遇。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学者从事学术活动的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在提高学者物质生活待遇上做一些工作,从而促进他们自觉地坚守学者的道德责任,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创造中扮演好自身的社会角色,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人民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晨鸟科技 ( 沪ICP备09012675号 )

GMT+8, 2024-5-19 22:36 , Processed in 5.13593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