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鸟科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制度来杜绝学术腐败—现代快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9: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央视《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这样评论:过去学术界的人们担心的是抄论文,现在直接演变成了抄家伙,过去说文人相轻也只是语言上,或者是潜在的态度里,现在直接变成了文人相重,出重武器、冷兵器了。

  白岩松在节目中特别推荐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副院长熊丙奇先生写的一篇评论,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肖的悲剧还在于他所在的‘学术圈’……”快报记者为此采访了熊丙奇先生。

  星期柒新闻周刊:在您看来,学术上的争端为什么演变成今天的个人恩怨?

  熊丙奇:具体的事件演变到今天这个样子,跟肖传国的个性、修养有很大关系,但是学术观的缺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有质疑出现,特别是产生了社会影响力后,学术共同体应当进行独立的调查,然后进行处理,这对当事人来说也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没有学术不端行为,那无疑是帮其洗掉了嫌疑。如果有学术不端行为,那么经过机构的调查处理,也不至于变为个人的恩怨。

  星期柒新闻周刊:也就是说,这种学界争端导致的代价,不该由个体来承担。

  熊丙奇:绝不该变成两者干架的情形。出现了个人恩怨,就是学术体制出了问题。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揭露,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个体发现,个体有向学术机构提出质疑的权利;二是学术机构本身去发现问题。这两个途径,最终还是要靠机构的调查处理,而不是靠其他任何一种途径,这样就不会出现“谁质疑,就找哪个当事人算账”的情况。

  星期柒新闻周刊:在相关事件中,司法最终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方舟子打了气。

  熊丙奇:司法是可以依靠的,但是必须是在机构调查处理之后,如果没有学术机构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司法也是不能认定的。

  星期柒新闻周刊:公众始终认为,学者不该如此堕落。

  熊丙奇:应该说,学者之间的言行掐架早已有之,比如说“北师大教授粗话叫骂”。本来对于质疑,学者应该坦然应对,有的人选择沉默的方式也是他们的权利,但是不违法是底线。我们还是应更注重采取机构的行为,对于质疑,个体可以沉默,但是机构不能沉默。

  星期柒新闻周刊:演艺圈有鄢颇被砍事件,而足球圈也有类似的砍人事件,现在是学术圈发生了这样的暴力事件,很多人认为,“从抄袭到抄家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打假问题了,而是折射出学术圈的一种病态。

  熊丙奇:很多人希望学术圈不要出现这类事,是因为对其有很高的期望。学术圈也有利益,必然有为利益而争斗的行为,所以也就有了学术腐败。杜绝学术腐败仅仅靠自律是不现实的,要靠制度来制约。申报院士也有交易行为,所以才要求不准搞交易,当你影响到某人的利益,就会出现和普通人一样的行为。扼制这种行为就是要真正实现学术评价,如此一来,利益原则就会变成是非原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晨鸟科技 ( 沪ICP备09012675号 )

GMT+8, 2024-5-20 05:36 , Processed in 6.064065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