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鸟科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学者:我所不了解的中国学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4:0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卫报》8月21日文章,原题:认识中国的学术悲哀   “你还不了解中国!”当我同中国同事就他们国家的某些方面进行辩论时,这句话已成了(他们)恼怒时的口头禅。4个月前,我作为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访问学者来到浙江,我的那些同事自告奋勇帮我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社会、世界观以及他们自己是如何了解中国的。


  中国刚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由于声誉与教育密切关联,你或许想象中国的大学应是优秀人才和批判学者的聚集中心,那你就错了。


  《经济学家》最近一篇文章强调的一个事实在中国众所周知,在西方则鲜为人知:中国的学术环境是以欺骗和学术道德低下为标志的,这可能阻碍该国建立创新型经济的努力和朝着“伟大国家”地位继续崛起的进程。在西方被认为是严重的不当行为(如考试作弊、捉刀代笔或剽窃)在中国却司空见惯,且几乎不会受到惩罚。鉴于我在这里受到热情接待,我本不想讲这些东西。但是,一个独立、自由和富于批判的学术环境在中国是不存在的。


  中国的大学以行政机构为模板,大多数大学的负责人并非学者。一所顶尖国立大学的校长享受相当于政府部级待遇,省级大学校长享受相当于省级政府厅局待遇。学术研究的象牙塔非但未与外界隔离,相反,中国的大学是官僚等级和权利争夺的斗争场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通常比学术能力更重要。


  在我的经历中,采访有成就的教授有时就像采访有官职的官员。他们回答问题时自觉高人一等,对自己接触信息的特权、对政策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感到相当自信。从事一场学术辩论的努力通常被“你还不了解中国”的叹息所否决,如果你稍微施压,必然招致关于西方帝国主义的指责。


  一些年轻一代的学者私下抱怨不得不同一个“承认资历而非独创性和质量”的不公平体系打交道。但对这个体系感到不满的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感到满意,正在耐心等待时机直至他们获得更高一级的位置。


  中国领导人最近表示,中国的大学需要转型,从政府公职部门转变成研究中心,但这遇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大学校长们说,使大学与政府结构脱离关系将降低中国教育的价值和有效力。


  一个强健和独立的学术环境反映出一个稳定而成熟的社会。理想学术环境的核心是自由辩论。提出这点后,我的中国同事回应说这是个远大理想,但可能不会在中国实现———我不赞同这个观点。或许我根本就不了解中国。(作者史蒂文·郭,陈一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晨鸟科技 ( 沪ICP备09012675号 )

GMT+8, 2024-5-20 00:28 , Processed in 6.06175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