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鸟科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发论文也能当教授,这个可以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4:16: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文武


  十年不发一篇论文,教授头衔也能保持!杭州师范大学近日出台的《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指导意见》,构建了“不唯数字论”的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新体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中国的高校、教授、大学生数量世界第一,但就论文的质量而言,相信很多人都和笔者一样,不敢恭维。从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到教授的学术论文,再到高校的负责人、著名学者,屡曝“学术不端”糗事。从这个语境上说,不发论文也能当教授,的确有合理性。


  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职称的功利化,让一些人趋利忘义,换句话说,论文买卖、造假、剽窃的背后是“无利不起早”。有多少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具有现实意义?当理论和实践脱钩,有多少人愿意深入探讨?论文堆积成山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虚华浮躁?一些论文鱼目混珠、七拼八凑,令人诟病。不少高校教师为完成每年规定的科研工作量,急功近利,发表的“垃圾论文”多如牛毛。我的一位师母曾称我某位老师的论文是“废纸一堆”,有一次差点将恩师的“劳动成果”当废纸卖。


  如今的专家教授数不胜数,科研成果形同废纸,加之“学术不端”事件屡有发生,是该给“论文一锤子买卖”降降温了。在当前亟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口,科研应该多分几笔羹给“人民”,大力发展“为民学术”;当论文已经不足以衡量一个教师的能力,就得考虑其他考核、晋职措施。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表示,真正的学术是有用的知识,可以做装饰品,也可以做食粮。公众需要一大批教授级、平民化、甘于为民服务的学术团队,与政府、社会一道,将视野投向大众,为经济发展、城乡融合、社会进步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而现在的很多论文,疲于应付,完全没有价值。


  华而不实、重“量”不重“质”的学术、科研,既浪费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还增加了公众的反感,对国家的科研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能够不唯发表论文数量是瞻,科学、灵活、多样化地进行教授职称评定,给教师更多精力去抓教学、搞研究,这样虽然论文的数量会下降,但质量肯定会上升,评出的教授会更名副其实。(《深圳商报》7月28日刊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晨鸟科技 ( 沪ICP备09012675号 )

GMT+8, 2024-5-29 04:34 , Processed in 6.069569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