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鸟科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院士指弟子侵权案开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09:43: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5月6日本报相关报道   《北大专家自曝弟子学术不端》追踪———

本报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质疑昔日弟子、现任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学术不端,此消息去年经本报率先披露后,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报2009年5月6日报道)。记者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诉黄晓军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侵犯其GIAC及相关论文署名权侵权一案,海淀法院日前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公开审理,主审法官表示将择日作出判决。

■剽窃学术成果存争议

引发此次诉讼的GIAC,是亲属间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体系的英文简称。 陆道培称,2004年6月,自己在北京召开的血液学会议上首次将其命名的GIAC做了大会报告,GIAC这一独创性表达开始在全世界范围诞生,并开始在血液学研究领域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8年,曾作为陆道培博士研究生的黄晓军申报中华医学科学奖,在其《推荐书》中称是其建立了GIAC移植体系。陆道培认为黄晓军学术不端并要求中华医学会进行处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术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就此做出评审意见,认为在黄晓军等提供的材料中存在数据有误、标注不清、表格不规范的问题;根据目前双方提供的材料,对陆道培等提出的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问题难以做出明确结论。

由于对此事处理结果失望,陆道培于今年6月22日向海淀区法院递交民事起诉书。

■GIAC及署名权成庭审焦点

据了解,开庭前,黄晓军曾以该案涉及个人隐私为由,向海淀区法院申请不公开审理,但申请被驳回。经法庭调查及双方陈述,GIAC及相关论文署名权成庭审焦点。

对于GIAC署名权,陆道培的代理律师认为,2004年6月陆道培首次公开报告GIAC前,GIAC这一表达根本不存在,当然具有独创性,且GIAC已为国内外各大医院血液病研究领域人员知晓并用于临床,陆道培也以此申领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创作高度,理应受著作权法的保护。黄晓军在申奖推荐书中称系其建立了GIAC体系,完全抹杀了陆道培的作者身份及对此做出的贡献,这种不表明陆道培身份的行为明显系侵犯署名权。

陆道培的代理律师认为,黄晓军申奖所附31篇论文,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所附20篇论文,其中10多篇论文陆道培为共同作者,甚至为第二作者,但黄晓军均以“黄晓军等”方式标注。对此,相关专家委员会调查报告已在学术领域认定为不妥,在法律范畴中,这种不表明作者身份的行为,即侵犯了陆道培的著作署名权。

■拒绝调解 法院将择日判决

庭审辩论后,主审法官询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陆道培的代理律师表示,黄晓军侵权事实清楚,不同意调解。主审法官表示鉴于一方不同意调解,本案将依法作出判决。这也意味着在血液病研究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GIAC这一独创表达,其署名权将通过法律程序予以确认。

自去年此事被外界关注以来,黄晓军始终未曾表态。昨天,记者依然无法获得黄晓军及所属北大人民医院方面的说法。

陆道培表示,如果法院判决确认侵权,自己将继续向中华医学会申诉,要求撤销黄晓军此次获得的奖项。


北京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晨鸟科技 ( 沪ICP备09012675号 )

GMT+8, 2024-5-19 23:30 , Processed in 6.068593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