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鸟科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谭新寨子:亟需对高校腐败下猛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5:2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武汉大学两位高官因受贿落马传遍国中,唏嘘过后,人们已不像早些年那样惊讶不已。不好说神经麻木,起码是见怪不怪了。因为高等学府并非净土,甚或成为贪污受贿的高发区域确也并不鲜见。简言之,腐败的大户。别的地界不说了,单看武汉高校这几年查处的高官情况就可了然。

湖北美术学院原院长李泽霖。

湖北大学原副校长李金和。

武汉大学网络学院原院长郭学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刘其泰。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副校长李海婴。

…………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些个腐败高官的倒台大多并不是在本大学内部被查验出来的。而是由于“东窗事发”,他处涉案人员牵扯出的。也就是民间常说的“拔起了萝卜带起了泥”。所不同的是他们这些个“泥”,污泥,比萝卜的个头儿要大得多。如这次武大的陈昭方、龙小乐案,知情人士透露,检察机关在调查一家民营企业的案件时,他们二人作为关联人被调查。检方初步调查发现,陈、龙涉嫌受贿的金额至少有数百万元。

此前武汉理工大学的副校长李海婴贪污受贿挪用公款1400万元,被判无期徒刑案,也同样是因“外案”引出的。

照理说,高等学府,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往往对腐败现象嫉恶如仇,为何对发生在自己眼皮低下的事竟丝毫不觉,一无所知呢?

弊病在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不得力上面。试如武汉的高校多为部属,校级干部又系厅级,个别人权力过大,又得不到有效监管。许多学校管理方面的情况存在着省里不管,部里不详的状态。特别是一些财务管理上处于“真空”地带,给腐败分子以漏洞可钻。因主管学校财务的上层领导人物权力过分集中,几乎是隐蔽状态下的“暗箱操作”,得知内情的人少而又少,即便有些人从宏观上已发现纰漏,但所见的一些蛛丝马迹断不足以构成其贪污受贿的确凿证据。学校内的督察审计部门又在校级领导的掌控之下,权为私谋,贪欲膨胀以至有恃无恐,直到定时“爆炸”。

高校的腐败问题多出在基建、招生、后勤方面。制约监管它们的部门不是没有,而是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透明的事情没有透明,众人监管的事情变成了一个人说了算。校代会形同虚设。现在往往是副职犯罪,正职浑然不知,个中有无猫腻,令人深思。应该建立起码的一把手责任追究制。

负责部级高校的省高教管理部门应有相应的财经监管机构,适时查验,定期检查,严格履行职责,防患于未然。

高校腐败猛于虎。亟需建立健全层层监管机制,千方百计堵塞漏洞,齐抓共管,对猛虎下猛药。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晨鸟科技 ( 沪ICP备09012675号 )

GMT+8, 2025-5-5 16:12 , Processed in 6.06566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