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鸟科技
标题:
中国高校领导“走向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earlybird
时间:
2010-8-2 15:58
标题:
中国高校领导“走向世界”
1274224704_ygvWTq.jpg
(97.96 KB, 下载次数: 24)
下载附件
2010-8-2 15:58 上传
声音导读
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组织实施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今年共100名左右高校领导将到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培训。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目的是为了学习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推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5月18日《新京报》)。
建大学不是“造城”
张军兴:过去的20年,大学改革的重心从学校内部的人文思想汇集与学生成长发展转向大学外部,实际上将大学当作企业运作,将学生当作产品“出厂”。一时间,大学开始了“造城”,圈地、借钱、扩招,径直走入功利化、行政化、官僚化的泥潭。而“造城”的过程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发展损失,浮躁、功利化与工程思维的办学方式使大学的人文、创新、怀疑、思想、独立等软实力日益丧失,大学相互攀比,评估造假,各种教育工程越来越多,这些已算不上什么秘密。
学术自由才有国际一流
瞿方业:国内大学之所以长不成世界一流,所缺者是办学自主权、学术自由这些东西。因此,国内高校要成长为世界一流,首先要打破的就是行政对高校的高度管理,还有高校内部的行政主导模式。这就要求教育部放手还权,将办学自主权还给高校,让高校变成高度自治的主体,自由地办学,自主地研究,自由地让思想碰撞。
海外培训不出“大师”
郭文斌:大学之大,在于大师。高校的领导能有几个是大师经过了培训,他们能够成为大师吗有些高校领导根本就是个“官僚”,花再多的钱也是白搭。相反,如果讲的是公款旅游,他们倒是一把好手,能够将钱花出诸多的“滋味”来。
中国大学好比中国足球
郭文婧:教育圈和中国足球一样,充斥着功利,高校行政化,学术数量化,学校领导为“官”而办学,学校教师为“职称”而拼凑论文;而且假、赌、黑盛行,虚假宣传、招生诈骗、数据造假、论文抄袭、买卖文凭、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相比于足球圈,教育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没有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这才是症结所在。
欢迎光临 晨鸟科技 (http://www.chenniao.com/cprofessor/)
Powered by Discuz! X3.2